西曆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(龍)年 二月廿日
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
如是我聞:華嚴經簡介
石頭同學會@香港佛學院 2016-07-03

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

華嚴經是佛陀成道時,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、朗然大悟時所呈現的那個境界。這個境界后人把它記錄下來,稱為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簡稱《華嚴經》。華嚴經講到佛陀成道的這個剎那間所呈現出來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,故華嚴經開首便云:“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,阿蘭若法菩提場中,于一切法成最正覺,智入三世悉皆平等,其身充滿一切世間,其音普順十方國土,譬如虛空具含眾像,于諸境界無所分別。”

華嚴經本身是生命的經典,這部生命的經典里,最大的殊勝處在于果地的佛境界,以及因地的成佛之道。果地的佛境界是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,因地的成佛之道是邁入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的途徑。

佛境界

在第一品的《世主妙嚴品》,主要是告訴我們什么是殊勝的佛境界。世主是一切世間主,劃分有四十類,有菩薩,天龍八部等等。菩薩是眾生不請之友,菩薩是無所不在的,只要是為社會,為群眾奉獻,利益眾生的都是菩薩。

世間主當中除了菩薩之外,還有道場神,執金剛神,足行神等等,這些神不是我們意識形態所認為的神。從《華嚴經》的語言模式解釋,就是生命感,生命力。樹神是表示樹的生命,花神是表示花的生命,具有什么樣的生命感就取什么樣的名字。這些種種的神是表生命力,生命感,不同角度的生命力有不同角度的展現,這是經典的語言模式。《華嚴經》第一品的五卷經文一再地講如何將花、樹、風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互相契入。

修行就是訓練如何去欣賞這人世間的一切,華嚴的殊勝就是在于把果地的殊勝感顯現出來。因此,學佛要學著激發自己的生命力,讓自己充滿生命感,讓別人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活力,感受到世界的美麗。

佛陀的生命就是如此充滿活力,就象花園里百花盛開的樣子,因此我們稱華嚴為“花園” ,一座有枯枝,有落葉,百花盛開,蝴蝶蜜蜂飛舞,那種芬芳亮麗,充滿生機的花園。這種如實境界就是佛陀內心的生命境界,稱為“止于至善的境界”。

《八十華嚴》有八十卷三十九品,每一偈,每一句可以說是綱要,展開來是無量無邊的法門,一個人盡其一生要講華嚴經絕對講不完。釋迦牟尼成道以來,他到現在還在講《華嚴經》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成佛以來,乃至盡未來際都繼續在講《華嚴經》,這是華嚴境界的浩瀚與博大。

古今常然、法爾常起的圓融境界

華嚴經在一開頭便以氣吞山河之勢,將世出世間及毗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全部彰顯出來。世主妙嚴品乃在昭示人人本具的最高境界 — 本性、佛性,而此本性、佛性乃人人本具。佛之所以成佛,便是在於能夠證入此一境界與之相融而無間。反之,眾生之所以為眾生,便是迷於此一狀態而無法契入。修行之目地便是在於契入此一一境界。

事實上,此種最高境界是人人本具的,佛與眾生無二無別。但因眾生迷,所以謂與佛對立。如果立於佛的境界而視一切萬法,則萬法平等。不但人與人平等,人與物平等,人與佛亦平等,無有差別,無有隔閡。此佛之境界乃為古今常然、法爾常起的一切圓融境界。

邁向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的途徑

華嚴即是花園

華嚴直接的譬喻就是“花園”。華嚴的“華”在中國字就是“花”。“嚴”用現代的字來說就是“健康”,也就是花很健康。在一座花園中的花樹都很健康,必然是開滿了美麗的花朵,我們可以感受到花園裡,充滿了芬芳亮麗的生命力。

花的特色是生命能量的充份展現,花園所啟示我們的是,擁有健康的生命是非常地重要,它除包括了個人生理與心理的健康,也包括了社會的健康,就像花園裡的每一棵花樹都很健康,才能永恒持續地開花,這是華嚴境界的寫照。

《華嚴經》全名稱為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也就是要以“佛華嚴”來證入“大方廣”的境界。佛華嚴是過程,所以生命的覺醒(佛)、生命的健康(華嚴)是必備的條件,通過這個過程到達“大方廣”的境界,此即為華嚴經之殊勝。

華嚴經的結構

第一部份:第一品 ~三十七品

第一品到三十七品間,其中講的主要是“行”跟“位”,行是修行的方法,位是修行的位次。華嚴經交待得很情楚。十信位的部分是摸索階段,也就是前行。一個修行人應該具備哪些條件,你要自己去具備。這個階段分兩個部分,“十個信心”是生命本質上應該具足的根本條件,是必要條件。另外一個部分,就是以一個行者應該具備的條件,這是屬於比較外在的,是產生動力的部分,這個部分在《淨行品》稱之為“十具足”。

第一循環共三十七品。第一會《世主妙嚴品》~《毗盧遮那品》共六品、十一卷經文,就是講佛的果地境界,它告訴我們佛的三世間是什麼?怎麼看世間?《世主妙嚴品》把世間狀況分成二個部分。

第一個是世間眾神,這個神代表了生命力。第二部分是天龍八部,天龍八部眾是講我們的個性。你有那種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的個性,通通用這個部分講出來。換句話說,佛看眾生的個性,也看眾生的生命力,然後連怎麼看出來的那個法門也跟我們講出來。第三個是對我們欲界眾生的,在各個不同國度裡所講的華嚴經,名字都不一樣,為了因應眾生不同的根器,所講的內容會有廣狹之不同。佛陀在第三個部分告訴我們如何減輕妄想,他以天王為例來表達欲望愈少,天界愈高,以這種清凈心、無染著心的狀況,來告訴我們怎麼修行。

第二會開始,就開始講修行的方法,修行的位次。從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等覺到妙覺。開始從十信位的《如來名號品》,最后是第七會的《如來出現品》,這是第一個循環。因為你這樣修,所以這樣成就,經文先大後小,然後由小逐漸向大,因此,在《如來出現品》才講佛陀於菩提樹下成道的境界,成佛的境界是這樣顯現出來的。

佛陀往昔一切的修行,一直到他在菩提樹下成就的這個狀況,整個過程都在華嚴經裡,所以三藏十二部通通是《華嚴經》的眷屬經,而華嚴經稱為“根本法輪、圓滿法輪、無盡修多羅”,原因就在這裡.。這是華嚴們的一個特色。

第二部分:第三十八品 離世間品

這是第二個循環,將行法次第融為一爐,統萬法為二千行法。此中特別注重行法次第得圓融。

第三部分:第三十九品 入法界品

這是第三個循環,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。這個部分是很有名的,在《六十華嚴》占了十九卷,大約三分之一,在《八十華嚴》裡有二十一卷,它占了四分之一。《四十華嚴》則是整部四十卷。《四十華嚴》就是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》。這個部分是由善財童子為例子作說明,在修行的指導方面很具體、很重要。

華嚴修學的五位行法

華嚴的基本精神是健康的,是朝向積極面,朝向人性的光明面,而不是在人生的黑暗角落裡,當我們了解這種情況之後,就會知道如何修學華嚴才會讓我們的心量、氣質、生命品質朝向健康的目標前進,邁向光明燦爛的康莊大道,走向人生十全十美、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。

華嚴的思想劃分為“五位修學”,五位修學就是“十住位、十行位、十迥同位、十地位、等覺位」,假如再把“妙覺位”加進去,就叫“六位修學”。通常正式修學的過程分為五位,假如加入準備階段的十信位,那部分也叫六位,但那指的是講因地六位,果地六位是從“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”到“十地、等覺、妙覺”。

我們了解這個修行法的系統,才能夠知道所修學的層次跟境界在那個地方。

十信位是準備階段的十種信心,每一種都滿分以后叫十信滿心,之後就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這在修學佛法的位次上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。現在修行當中,要想達到了生死的目標,這個基本條件必須達到,不管到任何國土都一樣。

進人十住位以後,從初住位開始就要修《梵行品》,一直修到等覺菩薩,前面叫做始覺位。從十住、十行、十迥向叫做“似覺位”,我們稱“三賢位”,十住位稱為初賢位,十行位稱為中賢位,十迴向位稱為上賢位,十地位就叫做“隨分覺位”,隨著你所修所證,分分實際證得。圓教重視十信具足,就是所修“十信滿心”時, “報同等覺”,他成就的那種殊勝跟等覺菩薩一樣的殊勝。

十信位是修行的重要關鍵

十信位的準備階段是修行的重要關鍵,如果要修行,心理準備不夠的話,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,因為不夠成熟,沒有研判的能力,取之間容易造成宗教狂熱,容易造成迷信。如何依止善知識?如何修學法門?修行本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?要接受什麼磨練?這些都要很清楚地了解,修行才不會有傷害。

十信裡面要具備那些資糧?十種信心都要有,不要說十個每個都要一百分,最少十個裡平均每一個都要達到六、七十分以上,那時候來精進用功,才不會是一種盲目的忙碌。

十住位是建立性德的第一步

具足了基礎條件以後,第一個階段修“十住位”,“住”是安住的意思,指你的心安住在那個法門上面,這種安住不是執著。安住本身沒有排他,我安住在這個法門,你跟我講任何法門,我都能夠轉進來,轉到我這個法門來,對我現在所修的法門絕對有很大的幫助。任何的資訊只要有關修行的,不管是哪一宗、哪一派、哪個法門,一來到我這裡都會進入我這個熔爐裡面,然後對我的修學一定會相得益彰。

佛法是圓滿的,我們有廣大的包容性,接納人家,又-能不動搖自己修行根本,即是所謂的安住,這個安住是在建立我們的性德。

安住的內在世界是那一個性德,每一個人不一樣:,觀世音有觀世音的性德,地藏王菩薩有地藏王菩薩的性德,文殊菩薩有文殊菩薩的性德,普賢菩薩有普賢菩薩的性德,彌勒菩薩有彌勒菩薩的性德,其他任何菩薩都有他們的性德存在。建立性德的第一步就在十住位上面,從住位上面來講的修法。

十行位是將性德表現出來

 “行位”的修法有點不同,“行位”就是要把你“住位”的那個性德表現出來,十住位是安住,十行位是“行”,要向外表現出來。一個修行者在表現時候會遇到很多挫折,在這個挫折中開始去修正。不夠圓融的,不夠完美的,要去做修正,在修正的過程當中繼續成長,然後達到一種真正穩定狀態。那個時候,一個行者他就進入第三個階段,叫做“迴向位”。

十迴向位是自利他利的雙迴向

十迴向位我們叫做“雙迴向”,也就是一般人都是單行道的修行,“單行道”的修行是當要饒益眾生時,就只是饒益眾生,忘記自己要智慧成長;當要智慧成長時,就只是要智慧成長,他不懂得怎麼饒益眾生。

所以這些人修行常常有這兩種矛盾的現象,一個就是執著一定要趕快成就,自己肚子裡面沒有東西,怎麼講給人家聽?自己都修不好了,怎麼樣去教化眾生?另外一種就是一直要饒益眾生,他也不知道自己肚子裡面空空的,只是自己想要饒益眾生而已,這個都是“單行道”。

走到十迴向位以後就不是單行道的修行,在自我充實時可以饒益眾生,在饒益眾生時可以自我充實,兩者可以同時進行。換句話說,要充實自己是建立在饒益眾生上面,一面饒益眾生一面可以充實自己,同時自己要圓滿佛果時也在利益眾生,這兩個部分同時在進行,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“內密菩薩行”。

菩薩的行隱藏著,而外現眾生相,你看他是忙著度眾生,但是他內心裡頭自己的定慧功夫一直在成長。我們要修行到這個時候才會發現,為什麼要依止善知識?因為你不知道善知識的雙軌是怎麼樣運作,善知識是雙向同時運作,他不只在饒益眾生上跟求菩提上雙軌運作,他在喝斥眾生的時候,甚至於打殺眾生的時候也是慈悲增長。

一個有心要修學的人,一定要懂得邁向未知,向那個不可知的境界去挑戰。你要懂得雙迴向的意義。十迴向所展現的就是有你不能體會的那種領域,你看他是往前走,其實他往後走,因為他兩方面同時進行。你看他是往後走,他其實往前走。修行的總體的運作不是一般人體會得到,必須修行到雙迴向時才能體會得到。

十地位總持一切法

三賢位能夠具足,只是到了“相似覺位”,第三十一個位次到四十位次叫“十地位”。十地位所談的十真正證得的部份。十地位轉換成另外一個名詞叫“總持法”。

總持能夠就一法中去成就一切法,想在一法中去成就一切法,不同於一般人所講的學很多法的那個法,這個總持法是可以貫穿天地,也就是能夠穿透生命。能夠穿透生命,才是真正修行的一個起步。進入總持修法時,才由十向位進入初地位,那是修行突飛猛進的階段。

初地位開始是真正證得的,也就是你生命的境界,那個心靈的境界真正的展開,換句話說,我們所安住的那個內在世界你可以真的兌現出來了。

從初地到十地,所修學的不同,十地圓滿以後就進入等覺,等覺位就是佛果位的前方便,他已經等於成佛了,但是他的總體成就還沒有佛的那么圓融,這個就叫做“等覺位”。

華嚴修行有這些次第,進入十地品以後的境界純粹都是總持法門,十地品有它的位次跟行法,位次就是境界,行法就是達到這個位次的方法。學華嚴要怎麼學,怎麼修,在十住品、十行品、十迴向品、十地品都交代的很清楚。

賢首五教儀科注:“若乃廢行布,而執圓融,恐淺位起增慢之愆,故依圓融而立行布,使初心無躐等之弊。” 今特以華嚴的成佛之道,如何位位遷升明了清楚,令有心修學華嚴者,能速疾找到修行之定位,朝向於正確的目標前進,精進用功修行。

《華嚴經》版本

《華嚴經》的原本只有一種,但分量很大。印度人計算篇幅的大小,是以偈頌為單位,說一偈或一頌是同樣的意思,都以四句為一單位。不論是偈頌、長行或密咒,也以四句為一單位;一單位裡,字數並不相等。《華嚴經》總共有十萬頌,也就是四十萬句,可見其分量之大。分量多就容易散失,所以《華嚴經》傳入中國時,就是一個殘缺本。

首次傳入是在晉朝,只有三萬六千頌,是十萬頌的三分之一,其中三分之二都遺失了。將三萬六千頌翻譯成華文,總共有六十卷,稱為《晉經》,也稱為《六十華嚴》。現在還有流通,但是讀的人較少。

第二次是在唐朝證聖年間,即武則天執政時,由實叉難陀大師從西域帶來,比上次增加九千頌,總共有四萬五千頌,共翻譯出八十卷,稱為《八十華嚴》。

第三次在唐德宗貞元年間,印度有個小國,對中國進貢。禮品裡有一部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經文完整無缺,非常珍貴。由印度高僧般若法師譯成華文,總共四十卷,稱為《四十華嚴》。所以《四十華嚴》就是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。現在《華嚴經》每一品都有缺文,唯獨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是完整的。弘一大師教導我們學習的方法,《八十華嚴》讀到第五十九卷,接著讀《四十華嚴》,合起來總共九十九卷。

華嚴菩薩

華嚴菩薩大家並不陌生,在著名的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中,華嚴菩薩即與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。

在中國佛教史上,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:一為唐代清涼國師(澄觀大師),一為元朝正順法師。以下逐一介紹。

清涼國師

清涼國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,他專講華嚴經。清涼國師名澄觀,字大休,會稽人,俗姓夏侯氏,生在唐玄宗開元戊寅年。身長九尺四寸,兩手過膝,有四十顆牙齒,夜間眼中放光。建中四年時,寫華嚴疏鈔。該書是華嚴經注中最有名的。未寫前,他先求華嚴海會菩薩加被,幫助他完成使命。當夜夢見一巨山嶽,萬丈金霞,光逾皎白,連大接地,才知此是光明遍照之意。此后注華嚴疏鈔便振筆疾書,不加思索,四年完成。后夜夢自己變成一條金龍,又化成千千萬萬,無量無邊的龍,飛到其他世界各處。這是華嚴境界,一般人說這是表示流通之意。清涼國師一生身曆九朝,為七帝之師。

有何證明清涼國師就是華嚴菩薩呢?據載,清涼國師圓寂后,有位梵僧從印度來中國,在半路上遇到兩位青衣童子。便問他們:往何處去?作甚麼呢?童子說:到中國去請華嚴菩薩的大牙回印度文殊殿供養。這位和尚到達中國后,向皇帝稟明這段經過,開龕驗查,發現國師口里果然缺少一顆牙。

正順法師

元朝正順法師,出家于五台山,平時以深密的樹林為茅蓬,以讀誦《華嚴經》為修行的日課,數目超過一千余部。他同時修學法界三觀,每次一進入華嚴法界的觀想以后,三、五天才出定,因此人人都稱他為華嚴菩薩。將要圓寂的時候,門徒乞求開示法語,他說:“曆劫本無去住,應用何思何慮,轉身踏破虛空,一切是非莫顧。”入滅時,靈桌上出現五彩之龍,飛遊于燭光庭宇之間。?

附一:清涼國師簡介

華嚴四祖。清涼國師,諱澄觀,字大休,山陰人,姓夏侯氏。身長九尺四寸,垂手過膝,口四十齒,目光夜發。晝乃不眴,日記萬言,七行俱下,才供二筆。年十一,出家。嘗以十事自勵,嘗問徑山欽西來宗旨,默受印記。住五台山,疏華嚴經。后居京師,德宗迎入內,賜號清涼國師。生曆九朝,為七帝門師。開成三年,坐逝。壽百二十歲。塔于終南,名曰妙覺。后有僧至闕,言在嶺見金神取華嚴菩薩大牙歸供養耳。有旨啟塔,貌如生,而失二牙。佛祖統紀二十九曰:‘初德宗誕節,召講經內殿,以妙法清涼帝心,遂賜號清涼法師。’釋氏稽古略三曰:‘帝顧謂群臣曰:朕之師,言雅而簡,辭典而富,能以聖法清涼朕心,仍以清涼賜為國師之號。’(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
附二:正順法師簡介

正順。蔚州高氏子。初為臺山壽寧用公行童。圓具后。結廬深樹間。屏絕諸緣。唯讀華嚴經。數滿千部。常入華嚴觀。一夕入觀。聞空中聲曰。和吞山水少會風云。從是有契八覺。行住坐臥。了無一物為障礙。無一念為起滅。身心蕩然。與法界合。為人演說。言如涌泉。皆契法界深義。因于嶺頭。建大閣。閣下為海水。出大蓮華。華上坐毗盧遮那佛滿月像。每對佛入觀。五七日方起。故人以華嚴菩薩稱之。而不敢名。成宗聞師名。三召不起。就授五路總攝之職。固辭不受。臨終謂眾曰。無盡剎海。不離當處。妄情未瞥。悟入無時。門人法忍曰。未審。師今向甚麼處支。師喚忍闍黎。忍喏。師云。虛空剖出一莖骨。言訖恬然而化。是日。靈幾上有龍瑞。五彩飛光燭庭宇。移時乃歇。停三日化火自焚。門人拾舍利。建塔藏之松堂。名文才。字仲華。隴西楊氏子。少孤。事母以孝聞。博學能文。作契悟燈集。釋賢首疏。又著縣談詳略五卷。肇論略疏三卷。皆內據佛經。外援儒老。曲盡弘揚之妙。嘗庵居松間。人稱松堂老人。一日出庵不歸。弟子跡而得之松間。師冥然抬目曰。吾方安逸。汝何遽至。弟子曰。師坐巳三日矣。既而成宗特旨。建大萬聖祐國寺于臺山。為師闡道之所。演化數年。大盉中。示寂。荼毗獲舍利百餘顆。聞于朝。詔沙門問之。有法洪者。對曰。和氣之浹。蒸為菌芝。精誠所至。其理或然。故萇弘死忠。其血成碧。況道與神會。頤養之至者乎。夫朽敗之餘。標異於煙滅。灰飛之際。豈非行業堅白神氣凝結者歟。上嘉其論。來為塔藏本寺。封邽國公。

(摘自《佛教人物傳》)

 



評論文章

    暫無評論
您還沒有登錄,暫不能評論,登錄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