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曆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(龍)年 二月廿日
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
般若辭海:僧伽
香港佛學院 2017-09-28

僧伽

僧伽,此翻和合眾。同證無為解脫,名理和。身同住,口無諍,意同悅,見同解,戒同修,利同均,名事和也。

.輯錄於蕅益大師「佛說阿彌陀經要解」

 

僧伽

僧伽,這中必須要說明的,有許多人以為出家的人叫做僧伽,其實僧伽是指受具足戒的和合眾,也就是說能守持戒律的行者,達三人以上的清淨團體;單獨的個人不能稱為僧伽。出家男,受具足戒的只能稱為比丘(有乞士、破惡、怖魔三意)。出家女,受具足戒的只能稱為比丘尼。比丘與比丘尼之個人,不能稱為僧伽,但可通稱為沙門。所謂沙門的譯義叫做勤息,就是指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;今人多指出家之個人為僧,那是錯誤的。我們吧出家的沙門通稱為法師,其實法師也不能適用一般出家眾,因為法師之稱必須具備精通三藏佛法,而能宏化的出家行者才能受之。今人又或對出家之皈依師稱為師父,這也是順俗之演化,如我們接受皈、接受戒、接受法出家比丘,我們是應該專稱為和尚的。和尚譯義為力生,是有親教師之意的。我們既然求他授皈、授戒、授法,都有親教之意的,如對出家的比丘尊稱為和尚,那是至高無上的尊敬。

世尊在世時,他的僧團中,凡證大乘果位的都成為賢聖僧,對沒有證果位的自然都是凡夫僧了。大在家皈依三寶的佛弟子,無論對賢聖僧或凡夫僧都應一概恭敬、禮拜、供養,不可取分別心的;在家弟子見出家二眾不依法恭敬、禮拜、供養,是為犯輕慢罪。不只於此,凡十方佛、十方法、十方僧皆是我師,皆當依法恭敬、禮拜、供養;也就是說,十方各地都有僧伽,其個人、團體皆為我師,更不只限於所皈依時的皈依師,皈依師在佛前做證明,證明你自今日起成為三寶弟子--為說三皈、懺悔、發願。有人說這是我師父,那不是我師父,這是“外行話”了。

我們要問出家眾的尊稱法號時,要說:“請問師父(或和尚、或比丘、或比丘尼)的德號上下?”千萬不可問師父“您貴姓”,因為出家後皆依釋迦的法脈相傳,所以皆以釋姓為之,都只以法號相稱。每一位出家眾有兩個法號,一個是內號,一個是外號。內號只是他的剃度師、受戒師、傳法師可以呼的,我們在家弟子不可以稱呼。在家弟子只可稱呼外號,稱呼外號也不可稱某某,依今例,稱為某某法師或某某師。尊敬如法的稱呼,應該稱為上某下某法師。我們對別的在家同修問起皈依哪位法師時,應該說:“請問您皈依師的德號?”答時應稱:“我皈依的法師德號上某下某”。這種規矩不但每一位在家弟子要知道,更要將此一禮節養成習慣。

凡夫僧是未證得果位時所稱,其實他的發心與修持上已超出一般凡夫太多太多了,這只不過是對賢聖僧而言。現凡夫僧相者,因其執與惑未斷,或執斷惑未斷,尚有習氣煩惱所束,在用功修持上、個性修養上、守戒威儀上有些欠缺,但在家居士不可背後批評指說,更不可將道聽塗説、且未曾親見親聞所確知的消息加以渲染傳佈,此則犯謗僧之過。如見出家眾犯了某些過失,可當面虛心懇切地加以勸諫,如他不能採納,或仍我行我素,也當以恭敬心待之。但可遠離,不宜譭謗,所造因果他自擔當。如在家居士譭謗僧伽及破和合僧,皆獲重罪,不可不知。我們不但對出家眾不可念其過失,就是在家同修之間,也不可念其過失,儒家尚有隱惡揚善之美德,何況佛弟子的我們,更是不可念四眾的過的。

凡出家眾之僧團所有,是為常住物,常住為十方所共有,個人是無權動用的,凡所有物為十方僧伽所當均享,個人一發不可捉持。如果在家眾私自挪用常住物者,即為盜僧祗物,其罪過甚大。所以去寺院時,切要注意不可侵犯。在家男眾去尼庵,夜晚應予禁止,更不可居住,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伴同往,在庵中禮佛求法後,如無他事不可留連;在家女眾去寺院,夜晚應予禁止,更不可居住,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伴同往,在寺院中禮佛求法後,如無他事不可留連;在家男眾與比丘尼應保持六尺之距,在家女眾與比丘也應保持六尺之距,更不可任意攙住。

在家眾與比丘(或比丘尼)一起行路時,應以戒臘最高者先行,在家弟子居後隨行。若三人並肩行時,以比丘(或比丘尼)居中,居士在兩邊行。

與比丘(或比丘尼)只二人並肩行時,以在家眾左手邊為上首,應讓比丘(或比丘尼)行,在家眾在比丘(比丘尼)的右手方行。

在家居士在寺院中時過當用齋,悉依寺院清規。最好自己動手添飯取菜,如有出家眾為我們添飯取菜,我們豈敢受用!一起用齋時,在家眾不可與出家眾同坐一桌;如出家眾少,一定招呼在家眾同坐一桌,不得已時,也應身居下首。午齋時,食前應先合掌念供養文(或咒)。

在任何地方遇見比丘、比丘尼,均應合掌問訊,此是在家居士最起碼的禮節。在走路時及比丘臥床不必頂禮外,其他地方見到出家眾是應該頂禮的,且不論出家眾的年齡大小;即使是一位60歲的在家居士,也應向一位20多歲受具足戒的比丘頂禮的,此乃依法不依人,是折服我慢心、增長恭敬心的最有效方法。

每一寺院都以佛像為尊,一進寺院先往大殿禮佛,在禮佛前,不可先頂禮出家眾,但可先向持家眾問訊,禮佛後,當禮拜住持和尚及諸沙門。此外,在比丘說法時、傳戒時、法會時、共修時,必須要向主持的法師頂禮。

僧人衣缽,在家人不可穿著、持用,在家眾受三皈五戒後可著海青。今在家眾受菩薩戒也搭縵衣,此衣為沙彌衣,不知始處。

注:今在家眾受五戒、菩薩戒也搭縵衣,名“禮懺衣”。唯上殿聽作佛事、懺悔之時,方可披著。若恒著名犯。




評論文章

    暫無評論
您還沒有登錄,暫不能評論,登錄註冊